仓廪殷实丰收乐——浈江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掠影

核心提示

9月22日,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浈江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大行动”现场会在浈江区犁市镇沙园村正式启动。从9月22日至10月21日,活动持续一个月,来自各地的游客可与当地农民朋友一起品尝地道农家美食,体验农事活动,阅览农间风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浈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推动精细农业发展、精美农村建设、精勤农民培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打造属于浈江区老百姓自己的丰收佳节。

丰收节开幕式上的文艺汇演。

9月22日,浈江区领导一起按下启动球,丰收节正式开幕。

聚焦活动现场同享丰收喜悦

9月22日,浈江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大行动”现场会在犁市镇沙园村虾稻连作基地正式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当地农民朋友齐聚一堂,共庆丰收。  

开幕式现场,热闹的文艺汇演和丰富的趣味活动轮番上演。田间趣味运动会上,拔河比赛、套圈游戏、田间寻宝亲子游戏、挑担接力比赛让游客们乐在其中;不仅有糍粑、烧烤、糖水、小吃等当地传统农家美食,在手工作坊体验区,游客们还可以现场磨豆浆,做豆腐、豆腐花,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在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消费扶贫产品展销区,以韶关市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韶关市钢捷市场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汇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名优企业助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尽显生态农旅成果,展示奔小康的乡村新貌。  

浈江区委书记陈来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弘扬中华农耕文明、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更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光荣感。接下来,浈江区还将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大行动”,确保今年全区60个以上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此外,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活动现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记者注意到,活动现场入口处设有体温检测点和专用通道,所有人员需进行体温测量后方可进入,并配有救护车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五谷丰登,游客们乐在其中。

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消费扶贫产品展销区。

打造产业园区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为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以生态为特色优势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富民兴村、消费扶贫等发展重点,浈江区依据当地农业特色,成功创建省级油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引进了海大集团、广东国粤等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一体化生猪养殖场。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21个,其中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4家。此外,浩川油粘米、友丰山茶油等农产品相继成功申报省级名牌产品,奎塘蜜柚、厢廊石斛成功申报省级“一村一品”项目。  

据了解,油茶现代产业园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北部,现有油茶面积1.5万多亩、鲜果产量约1.5万吨,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超过全区的90%。该产业园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先后打响了“恒百年”“舜然鲜”“溋丰”等多个油茶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产业园区已成为浈江区油茶种植面积最大,品牌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区域,主导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80%以上,已实现油茶籽产值约6000多万元。  

大力推进环保型高质量生猪产业发展。当前,浈江区以花坪镇、犁市镇、新韶镇3个镇为核心,按“一心两园三区一带”总体布局,形成了“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农旅融合”新型全产业链,以“韶关市生猪种质资源及无抗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引进推广了优质生猪品种及配套绿色高效养殖、屠宰加工技术,打造了全国高质量环保型生猪产业引领区、粤优品牌生猪产业双创孵化示范区、粤北优质生猪产业融合带动样板区。目前,该区生猪年出栏量超10万头,生猪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获得生猪三品认证9个,成功打造涉农特色品牌3个,品牌特色突出。同时,通过产业联合体入股分红、订单收购、托管服务等“大分工大合作”模式,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100余个,带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受益农户超过2000户,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5%以上。  

此外,浈江区充分发挥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成效。通过“企业+基地+高校+扶贫”“企业+基地+金融+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多个产业扶贫新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与省龙头企业开展托管代养项目,打造了友丰油茶基地、无害化草菇栽培基地、广汇农牧种猪托管代养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  

今年,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户产生的影响,该区为227户在家务农贫困户发放种养补贴。

抓好人才衔接培育振兴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从精耕细作的农业耕种到高效智能的农业科学技术演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产业形态升级,为农业提供了大量高科技含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也对能有更多优秀人才和知识青年投身其中的农业生产年轻化提出了要求。杂交水稻之父、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就曾深情呼吁更多“90后”年轻人投身农业。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田间,运用自己的活跃头脑和新农业知识,在粤北的广阔农田里展示自己的活力和才华。  

在韶关市德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负责人张文娇正与农户交流种植食用菌技术。从技校毕业后,张文娇从事过导游、销售等工作,还经营过小吃摊,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食用菌产业,经过实地考察后,便开始种植食用菌。“食用菌市场需求大、竞争小,而且时间短、效益高,前景可观。”张文娇说。  

张文娇是新韶镇东山村人,上学时学习成绩优异,却由于母亲的先天性心脏病和父亲的糖尿病,家庭负债累累,无力支撑她完成学业。当地政府了解到情况后,帮助她免去了学费,并帮助她减轻了家庭医疗负担。  

“我原先也是贫困户,现在自己创业,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眼见着日子越来越好,张文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下一步,我想以网络电商平台的模式销售自己和其他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以及组织贫困户和农户学习种植食用菌技术,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茶花森林公园的惊“虹”一线。陈健 摄

阅丹公路沿线“情定丹霞”网红打卡点

精品旅游路线游览美丽浈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浈江区各级各部门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紧盯目标、多措并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各项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阅丹公路已经成为市民出游网红“打卡点”,陈江村、沙园村正在加快打造以党建引领,结合垦造水田、拆旧复垦、土地流转、虾稻连作、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浈江区犁市镇黄竹村域内的县道X796和乡道Y357是丹霞山的一条重要旅游路线,村域北部属于丹霞山景区。村庄自然资源丰富,村落沿道路呈带状分布,仍保留部分传统客家村落,农田分布在村庄四周,东西部为大面积山林,且有大量的水塘和溪流,竹子遍布村庄。  

据了解,在阅丹公路的改造项目中,浈江区承担了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浈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党建领导、规划先行、群众参与、长效管理”等有力的举措,顺利完成了沿线9村的环境改善工作,其中道路硬化5.3公里,污水管网铺设6760米,建设污水处理终端11座,村庄绿化3800平方米,外立面整治293栋约64000平方米。  

规划团队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绘出了一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建设规划蓝图,力图通过阅丹公路的升级改造,着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培育生态观光型农业,将沿线打造成农旅结合的具有丹霞特色的乡村旅游“网红点”“打卡点”线路,设计出既不失“丹霞风采”,又具有“黄竹特色”的新农村。  

阅丹公路将萝卜岭村、赤岸村、新桥村、牛栏前村、中心村等村小组串联在一起,宛如丝带盘旋在碧绿的山林间,沿途不仅能欣赏到丹霞山的美丽风光,还有各具风格的农家乐、观景台、古村落。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位于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抗战期间,岭南大学和东吴大学先后迁址大村办学,大批优秀学者曾在此任教、学习,为近代粤港澳台等地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浈江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精品旅游路线,红色旅游成为该区旅游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大村研学基地玉清书舍、冼玉清雕像、四姑医务室、大村小舞台、纪念广场等,已成为韶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石斛基地。

开幕式当天的挑担比赛。

□相关链接

浈江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精品旅游路线

1.阅丹公路深度游  

路线内容:丹霞南门-萝卜岭-新桥-牛栏前-中心村-芙芷坝特色农事活动:生态观光、趣味采摘、亲子科普的农事体验。

2.浈江丰收主题游  

路线内容:沙园村-韶关市润斛生态园-茶花森林公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特色农事活动:民俗风情文化演出、田间趣味运动会、地道农家美食节、特色农产品展销等。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通讯员 钟思

图片:除署名外由浈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邹方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