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了四亩茶叶,每年单卖茶青就好几万元,收完自家的茶青后,我们夫妻二人还会帮别人采茶,这又有收入,我计划今年再多种点,以后生活就越来越好了。”每次说起茶叶,水源村贫困户张傲霜总是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张傲霜所在的大源镇属于粤北高寒山区,土地肥沃、松软湿润,常年云雾笼罩,气候环境非常利于茶芽萌发,如何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茶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何让一片小小的茶叶,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日前,记者探索该镇的脱贫之路。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实地指导茶农。图片由乐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建强支部 引领发展
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大源镇只有激发贫困户改变贫困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他们脱贫致富。而想要他们发展产业,也只有党员先做出成效了,贫困户才会效仿其发展方向。因此,大源镇注重将致富带头人选拔为党支部书记、将党支部书记培育成致富带头人。目前,大源镇九名村党支部书记中,就有7人是直接或间接从事茶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同时各村党支部还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领贫困户种植茶叶、成立公司、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茶青收购、提供茶叶加工服务。在党支部的带动下,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5600亩,实现年产值3400多万元。
建好基地 辐射带动
贫困户种茶的意识有了,建设一个可供学习、引领效果强的示范茶园便成了扶贫干部的努力方向。如省定贫困村永济桥村与乐昌市沿溪山茶场展开深入合作,于2018年春季在永济桥村曹碓坑村小组建成100亩茶园扶贫基地,投入175万元配套建设了茶叶加工厂,并注册了企业对基地进行经营管理,目前茶园已开始试产,附近村民产的茶青终于可以就近销售了,预计今年产值可达到30万元。家住茶园附近的贫困户邓光启经常一脸开心地介绍着:“在这里可以看到茶园、闻到茶香,我还能养点走地鸡,在茶园做事还能有收入呢!”
在水源村,则由镇政府统筹扶贫资金,与乐昌市茶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共同建设白毛茶种植产业扶贫基地,由合作社对茶园进行经营管理,并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协议,合作社经营所得利润再按比例分配给贫困户。同时,为了优化大源茶叶品种,镇党委积极争取韶关科技局支持,建设了大源镇第一个规范化管理的乐昌白毛茶苗良种繁育场,从源头上解决村民想改种质优价高的白毛茶而苦于无茶苗的困境。在今年3月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合作社优先为全镇贫困户免费送出价值超8万元的3.2万株优质白毛茶苗,帮助贫困户顺利解决了春耕困难。
培养人才 强化扶志
种茶的动力有了,茶苗有了,该镇通过各种形式,提升贫困户的种植技能,目标就是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都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据了解,该地开展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还联系了省茶科所专家线上为茶农解决种植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大源专门开设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乐昌班),首批共招收了50名来自大源村两委干部、贫困户、茶农及茶企工人的学生。
培育龙头 打响品牌
茶叶种出来了,但因市场消息不灵、产业链不完整,容易出现规划不足,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问题,可能导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现象。为此,大源镇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为贫困户的产业护航,从吸收贫困户务工就业到鼓励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从种苗选择、种植管理到生产物资代购、产销合作意向,都有企业或合作社参与其中并提供相应保障。在鼓励企业为贫困户服务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坚持市场引导、服务企业的理念,大力培育本地茶业龙头企业,2018年帮助茶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科学育苗项目,获取30万元奖补资金。2019年为湖洞茶厂申报省级“一村一品”项目,茶企提供100万奖励资金支持。同时投入5万元邀请专业团队为大源茶业拍摄专题宣传片,提升大源茶的知名度及影响力。目前,大源镇茶叶产品销往全国多地,电商渠道同步开拓。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政宽 通讯员 李红翠 杨俊飞
编辑:李建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