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脱贫攻坚人”石为:让“愿望清单”变成现实

“这份清单里记着乡亲们最迫切的心愿,写着帮他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密码’!”韶关市城乡规划局驻村扶贫干部石为的手中有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村民的心愿:产业帮扶空间较大,患病老人想申请低保,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匮乏……  

石为的驻村扶贫点位于曲江区樟市镇西约村。2016年5月,石为带着衣服、被褥进山,担任西约村“第一书记”。刚一到任,石为便顶着烈日上门走访。为了解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他天一亮就出门,来回穿行于崎岖的山道,挨家挨户地联系、调查,经常忙到天黑才回宿舍休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磨破几双鞋、晒脱一层皮,一笔一画记下了村民们的“愿望清单”。

“经济需要由产业带动,只有强化了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让他们真正走上小康之路。”看着那一个个朴实而急迫的愿望,想着那一双双渴望致富的眼睛,石为毫不停歇地开始谋划“出路”。  

多措并举,“一户一法”做产业帮扶的授渔人。落实产业、就业“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9户24人外出务工就业,发放以奖代补资金64242元;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反补贫困户,每年可增加300元/人;引导建立西约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百香果种植,以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增收;发展益生鸡养殖产业项目,与种养合作社合作,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指导,增加贫困户收入约4000元/人;发展光伏农业,安装了70盏光伏杀虫灯,覆盖近500亩良田,每亩可为贫困户和村民减少投入200元。2017年,全村计划脱贫12户36人,实际脱贫17户49人。  

注重保障,扫除顾虑做为民排忧的贴心人。石为认为只有确保贫困户的“底线”保障后,贫困户才会义无反顾投入脱贫攻坚战中。他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做好助学帮扶,确保贫困户子女“普九”入学率实现100%,落实好14名在校学生的生活补贴、学费补助的发放工作;做好贫困户购买城乡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帮助9户低保贫困户转五保,3户贫困户申请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2017年完成了4户危房改造任务,帮助贫困户申请到危房改造资金9.4万元。  

真帮实扶,整村提升做服务群众的明白人。石为充分认识到资金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要素,在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东莞黄江镇、曲江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下,2017年,西约村共筹集帮扶资金约860万元。在完成贫困户脱贫任务的同时,充分造福西约村。一是壮大集体经济。投入70万元入股演山水厂,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2018年预计可达15万元。二是投入750万元,先后完成了太阳能路灯、休闲小广场、进村委道路拓宽、公共服务站周边环境整治、上南引水圳修缮、西约公共服务站、社头桥重建、都坡桥重建、黄冲桥重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丰富村民文娱活动。完成村委图书馆和乡村小舞台建设,为广大村民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场所。村图书馆已被区推荐申报省的“最美粤读空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石为的“愿望清单”逐渐变成了现实,他被韶关市评为2018年度“最可爱的脱贫攻坚人”。  


(作者:唐忠祥 朱雅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