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植物”的独特魅力 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岭基地踏青侧记

暮春时节已至,位于我市国有韶关林场皇岗工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岭基地日前正式开园,在日照温和的环境下,成片的珍稀植物显得格外端丽妩媚:鳞叶披针形的仙湖苏铁、植物界的“大熊猫”——杜鹃红山茶、叶面呈绿色叶背均布红褐色短柔毛的广东含笑…作为广东首个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在我市启动建设后有哪些具观赏性的珍稀濒危植物?我市如何加强日常保护这类植物?27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曹洪鳞来到我市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研究工作,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与该研究员进行交流并现场实地踏访。

“你看,这类叶子非常罕见!”研究员将身前名为广东含笑的珍稀濒危植物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将叶片翻转给记者观察,只见其遍布红褐色短柔毛的叶背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犹如披上了一件霓裳羽衣,清风徐来,园区内成片的叶子晃如一片红色海洋。研究员告诉记者,保育基地位于我市北部,低纬度位置区域优势所具有的丰富的热量、较高的气温和充沛的降雨量等环境因子,光能、温度、降水配合较好,才保证了这些迁来的珍稀濒危植物成活率高达98%。

跟随研究员的足迹,记者来到仙湖苏铁的植株面前,只见其鳞叶披针形的外状犹如刺猬般极具威慑力,研究员告诉记者,它看似“坚强”的外表,实则十分脆弱,由于过度采挖、雌雄异株、地理隔离难以授粉、生境遭受破坏等因素,该野生植物已濒临灭绝。随后,记者还观赏了南方红豆杉、乳源木莲、丹霞梧桐、金花茶等,各种珍稀植物琳琅满目,形态各异。“常常听说各种珍稀濒危动物,但对于珍稀濒危植物,了解的人相对不多。”研究员告诉记者,广大市民既要用相机记录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美好瞬间的同时,也要为它们所面临的生境破坏担忧,该基地向全市乃至全省展示特有珍稀植物的魅力之余,也呼吁大家增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意识。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从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到省、市林业部门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2019年由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编制的《广东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发展规划(2020——2025)》面世,为我省今后一段时间内野生植物保护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国有韶关林场副场长周丽芳告诉记者,韶关林场从“砍木”到“看树”的体制转变,无疑是珍惜濒危植物基因库的理想保存地;下一步将完善南岭基地保存区的设施建设,开展物种引种保育、物种展示及科普宣教等工作,为皇岗山增添森林生态旅游新活力,将南岭基地打造成中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样板,开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政宽

编辑:邓琪蓉

责编:曾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