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 尽锐出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三个在先”机制,在村级党组织创新实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把脱贫有招、脱贫有法、脱贫有效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成长得快、发展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现在正是脱贫攻坚进入收官的关键阶段,韶关市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汇聚起万众一心抓脱贫的强大动能,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全面兑现“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以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推动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上图为翁源连溪村在党建引领下发生了巨大变化。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兆宇  摄

“四级书记”靠前指挥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

到第一线靠前指挥,始终是韶关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遵循的总则。市委书记李红军利用10个月的时间遍访了全市所有105个镇(街),以上率下,带头进村入户专题调研扶贫工作,督促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各县(市、区)委书记遍访了278个贫困村和脱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推动解决了贫困村破旧泥砖房拆除难和产业带动能力不够强等短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要求,形成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不断压紧压实市县镇村“四级书记”、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行业部门和定点帮扶单位的扶贫责任,深化全面对口帮扶,坚持挂牌督战,全力巩固提升32585户83354人和278个贫困村的脱贫出列质量,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监管。  翁源县委书记黄令遥在谈到翁源的基层党建扶贫时表示:“翁源一直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创新实行产业就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大力实施‘五个万亩’产业扶贫工程,推广‘产业+金融’扶贫模式,推行‘第一家长’扶贫责任制等,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工作中我严格落实‘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我一共遍访了翁源51条贫困村和45条非贫困村,走到贫困户家里,走到贫困户的工作岗位上,和贫困户交流脱贫心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贫困户心连心,看到贫困户家里仓禀实、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一张张笑脸时,作为‘四级书记’抓扶贫的践行者,我是幸福的,再苦再累也值得。”截至2019年底,翁源县共投入扶贫资金4.82亿元,精准实施3554个扶贫开发项目,2016-2018年识别的贫困户6388户15724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83元,51条省定贫困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0%达到省退出标准并全面完成出列程序。  

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告诉记者,仁化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县委发展战略,创新开展“一线双联”(即固化县领导班子、县直机关单位和镇(街)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实行干部联村联户)和“民情夜访”(固化每周三晚上县、镇党员干部夜访贫困户,实现干群融合)活动,实行“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和帮扶单位包村、县镇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机制,构建“一对一”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巩固党员干部联系困

难群众工作机制,持续做好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三个在先”“头雁工程”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支部。要想脱贫摘帽,首先要把村支部建强。”这是南雄灵潭村党总支书记钟治军在村党总支部会议上当着全体党员,掷地有声下的军令状。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灵潭村探索建立了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三个在先”党建机制,在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引领下,4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这个曾经的省定相对贫困村已成为风光秀美之地,210多栋新建和改造的房屋整齐精致、一条绿道连接了整个村子的美景、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短短数年,灵潭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灵潭村的蝶变,是韶关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有力证明。贫困村基层治理持续加强,“三个在先”村级决策运行机制在278个贫困村中得到广泛推广,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全市26个软弱涣散贫困村全部完成整顿工作,全面强化了驻村帮扶和责任人“一对一”帮扶,构建了党群协同治理的大格局。  

推进脱贫攻坚最终要落脚到村,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把“头雁”工程打造成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优质工程,探索开展县委主导、县镇联动、全程把关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全市“三个职位一肩挑”比例提高到95.2%。

如新丰县成功打造出“下埔精神”“营盘模式”“幸福江下”“大陂速度”“豪迈来石”等党建扶贫示范点,培育了潘静雯、黄勇、廖自美、赖忠于等一批优秀农村党组织“领头雁”。通过建设党建示范点和“头雁”工程,切实把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成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重大任务落实中锤炼村级党组织,深入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在村级党组织建立包干制度,支委班子成员分别挂钩联系自然村,推动贫困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畜禽圈养、集中供水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9.12%、96.37%,贫困村全部成功创建干净整洁村。引导村党组织把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变为提升组织力、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行动,示范带动全市拆除破旧泥砖房66.5万间、1639.2万平方米,分别占应拆间数的99.03%、应拆面积的99.16%,拆出了安全宜居新环境、美丽乡村新风貌,拆出了农村发展新空间、党员干部好作风。

着力发挥党员作用着力汇集干部人才

近日,记者在翁源江尾镇东鹊村采访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焕然一新的房屋、山边翠绿的毛竹林……这与记者想象中的贫困村形象大不相同。  

而迎接记者的是市委组织部驻翁源江尾镇东鹊村第一书记文杰那张灿烂如花的笑脸。  

初次相见,他何以如此开心?  

原来,东鹊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共有26户、72人被列为精准帮扶对象(含低保户8户),2015年,东鹊村村集体

经济收入仅5万元,2019年,增加到26万元,村集体和26户贫困户实现摘帽出列。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  

那么,东鹊村是如何实现由“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的呢?  

对口帮扶东鹊村的市委组织部、市税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东鹊实际,重点实施帮扶工作措施。“我们首先注重党建引领。”文杰说,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能人经营+贫困户参与”的帮扶模式,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办好贫困户家门口的生态产业。  

东鹊村村支书李志明对此感同身受。“通过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和村干也知道该干什么,群众也乐意跟我们掏心窝话了。这些年,村容村貌变好了,收入增加了,群众高兴了……”他得意地说。  

毛竹产业的发展坚定了东鹊村的发展信心,在党员的带动下,今年,该村还因地制宜把灵芝种植规模扩种到200亩,通过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的技术和销售优势,带动全村的21户贫困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子。  

东鹊村“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能人经营+贫困户参与”的扶贫模式,只是我市“党建+产业”模式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产业”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年行动计划》,为76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各安排50万元扶持资金,示范带动200多个贫困村党组织领办创办集体经济组织,建成25个省级农业特色产业村。目前,全市贫困村基本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有172个,占总数的61.9%。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近年来,韶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坚持把最优秀的干部力量汇集到扶贫一线,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中锻炼成长,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百姓。  

引导优秀干部向扶贫一线集聚。把脱贫攻坚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战场,大力提拔使用优秀扶贫干部,鲜明树立干部在农村基层历练成长的导向。一方面,韶关配强扶贫“一线指挥员”。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注重把抓党建成效突出、基层经验丰富、工作有魄力、作风扎实的干部选配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岗位,选拔任用县(市、区)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也坚持基层导向。另一方面,韶关选准培实用好扶贫“第一书记”。按照统筹选派、统筹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精心选拔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组织能力强、有培养前途、愿意和适合为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确保帮扶干部下得去、干得好、驻得牢,韶关还进一步强化成长保障。2019年,全市提拔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147名,其中有37名干部被提拔为市管干部,占提拔市管干部总数的42%;加大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派第一书记使用力度,全年提拔重用39名第一书记,占总数的56.5%。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市将集结最强兵力、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邱日欣 通讯员 刘佳

编辑:刘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