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学堂垇村:“五大振兴”惠民生谋发展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和检测,仁化县长江镇学堂垇村光伏电站日前正式并网发电。这是该县装机容量最大的一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也是该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一个剪影。

据了解,获得“韶关市卫生村”称号

的学堂垇村是市委宣传部、丹霞山管委会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为加强工作对接和责任落实,我们两家帮扶单位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或会签工作机制,建立起每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镇驻村工作组联席会议工作推进机制。”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黄德山向记者介绍。

发展毛竹抚育和光伏项目促进产业振兴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紧密团结,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毛竹抚育。目前,已有村民在镇区开办了两家竹子加工厂,带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助力长江镇成功入围“中国竹业特色之乡”八强。

记者了解到,该村目前还在全村推广山楂种植项目148亩。同时,在村委会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楼顶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整个项目投资145万元,装机容量146.8千瓦。该扶贫光伏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与国家电网相并,项目零污染,真正属于清洁、环保、绿色新能源。

光伏电站成功发电并网后,项目将全额上网售电,每年收益预计约10多万元,该村贫困户28户101人直接受益,预计当地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有力支撑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增收。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人才振兴

驻村工作队以2017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和村支部积极实施村级班子“青苗”培养计划、“村培镇选”计划和落实“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加强与市县有关部门的对接,采取集中办班或以会代训的形式,先后组织4批共60多人分别参加山楂、电商、香菇和竹山抚育等实用培训,发现和储备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该村贫困户周欠连是种植培训的受益人之一。自从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靠以往打零工的方式并不足以维持生计。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之下,周欠连靠种植香菇,在冬春季可以获得两三万元的收入。“通过帮扶政策的落实,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周欠连向记者表示。

努力创建省文明村推进文化振兴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该村持续开展省文明村创建、树立文明乡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良好家风、家训带动村风民风建设,并携手市文联多次组织韶关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小分队到镇村演出,并赠送8台广场舞音箱给有关队伍,有力推动了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驻村工作队制订了《学堂垇村卫生公约》和《学堂垇村文明十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涌现出了“吴贱凤”等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据了解,学堂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各村小组文化室已近完工,并为村里安装了61盏路灯,修建了村文体广场和村民大舞台,修建了小公园……

在山村建立广场舞队并不容易,黄德山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连村干都说不可能。大家认为农村妇女白天劳作已经非常辛苦,在休息的时间参与广场舞活动并不现实。”黄德山认为,扶贫不能单纯从硬件上帮扶,还要一户多法,进行精神扶贫和文艺扶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他克服困难,多方动员,和村干部先后组建起了两支由贫困户参与的30多人的村广场舞队。同时,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修建了村文体广场和村民大舞台,鼓励村干部起带头作用,并携手市舞蹈家协会多次开展广场舞培训。如今,每晚的广场舞活动已自觉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一大消遣,成为了邻里间联络感情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力抓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态振兴

学堂垇村在长江镇首先完成有关整治规划和“三清三拆”,有序推进了人居环境整治。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各村小组党群理事会的主导作用,出现贫困户帮贫困户建房的动人场景。

据了解,该村争取行业资金15万元,完成河坑村小组绿化美化示范工程,是长江镇首个完成绿化美化示范工程的村,并启动长江镇首个市级旅游厕所建设。目前,投入60多万元的河坑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学堂垇村卫生站项目已完工。另外,该村在韶关市率先完成村级扶贫档案归档整理工作。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使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

建设“三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组织振兴

为构建“堡垒型、服务型、规范型”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集思广益,创新推出了“四联四带”工作法,即长江镇党委、市委宣传部机关党支部、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党支部和丹霞山管委会机关党支部联系村两委,带强基层党建各项建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联系党小组和项目工作组,带领全村脱贫攻坚;党小组联系党员,带动乡村治理;党员联系群众,带动文明村和和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支部成为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组织者和推进者。目前,该村已完成仁化县县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

该村“两委”办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添置了办公设备。积极推进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和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在村办公楼设立党建宣传栏和党务村务公开栏;建立学堂垇村支部党员微信交流群和学堂垇村精准扶贫微信工作群,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党员中去;鼓励党员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已带动2户贫困户实现就业,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两家帮扶单位真心真意、真金白银地帮扶我村,使我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村委和村民的充分认可。”村支部书记邓家顺向记者表示。


(作者:黄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