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以下简称“中山二院医疗队”)131人圆满完成任务,将与中医医疗队张忠德等3人及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医疗队指挥部1人,共计135人乘坐包机返回粤。
在此前一天,接收完中山二院医疗队病区病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医疗队”)成为坚守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以下简称“协和西院”)的最后一支“中山医”队伍。
协和西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自2月7日抵达武汉,“中山医”两支医疗队已在此奋战了58个昼夜。
“能够留下来最后攻坚,是荣誉也是责任。作为国家医疗队,一定把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让武汉人民安心放心。”中山一院医疗队队长朱庆棠说。
留守▶▷接管其他医疗队重症患者
“来,借着我的肩膀用力。”3月31日上午,中山一院护士长李智英俯下身,让新转入病区的患者从原病床挪身到新的病床上,旁边的3名医护人员也纷纷伸手协助。
目前,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在国家卫健委的统筹安排下,驰援武汉的各支医疗队陆续进行回撤。中山一院医疗队作为留守“国家队”,近期陆续接过湘雅医院、中山二院医疗队接管病区的重症患者。
中山一院护士胡馨元说,病人从其他病区转来之前,队员们就已提前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准备好吸氧及监护设备、药物交接、护理事项沟通等。病人转入后,还要到患者床边测量登记生命体征,详细询问病史等。
一名新转入的病人身体比较虚弱,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刘勇军在床边仔细查看。“病人脑梗塞影响进食吞咽,同时还合并有糖尿病、血压波动较大,这些都是我们要治疗处理的问题。”刘勇军介绍,该患者新冠肺炎病情已明显好转,但合并症较多,此前还出现了脑梗塞的情况。
为此,医疗队将为他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其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以保障营养,避免误吞误吸情况。同时,通过药物进一步精准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造成脑梗塞恶化。
自2月7日出征以来,中山一院援汉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协和西院一个病区的医疗工作和两个病区的护理工作,救治了2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人,超过80%患者已治愈出院。
广东医疗队队员、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陈振光坦言,目前病区剩下的救治任务都是“硬骨头”,“大部分病人新冠肺炎已经转阴,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且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尚不能出院,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恢复。”
归途▶▷战队奋战58个昼夜
“我们在武汉完成了两大任务:一是医疗救治奋勇争先、用心用情积极救治每一名患者;二是队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平安健康无感染。”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山二院医疗队领队、该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可慰说,医疗队做到慎终如始,他作为领队感到很欣慰。
回顾这58个昼夜,许可慰感觉时间“很长也很短”。长是因为经历了一次次抢救病人,看到部分病人遭遇疾病的痛楚,感觉时间过得长;短则是在医疗队的齐心协力下,一批批病人出院,“回想起来,近两个月的日子仿佛一下就过去了。”
中山二院队员在生与死之间构建起一道牢固的防线。截至4月4日交出病区,医疗队负责的协和西院东7区累计收治患者114人,累计治愈出院89人。
回忆这2个月的日子,中山二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周明根深有感触:“2月8日上午刚开完对接协调会,马上一个半小时内就开始接收病人。开区不到36小时,中山二院接管的重症病区就收满了50名患者。”
中山二院医疗队有100名护理精英。今年39岁的护长蔡敏经历过抗击非典的战斗,也参与过H5N6禽流感防控。让她感动的是,队伍中有不少“90后”护士,有激情主见、善于表达,工作和照顾起病人来就像老手一样认真细致。
病区里有位老奶奶患有精神疾病,经常又哭又闹,护士们把这位病人当成自己奶奶般呵护。“90后护士们主动给老奶奶喂饭擦脸,前段时间气温回升,大家从病区出来浑身上下甚至连袜子都是湿的,但没有人抱怨,我为年轻的同事们骄傲。”蔡敏说。
在武汉的58个昼夜,有太多难忘不舍。蔡敏说,每天在医院和驻地来回,还没有看到樱花,这也是不少队员们念念不忘的事情,“期待来年春暖花开,大家一起再来看樱花下的武汉。”
经验▶▷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
“协和西院是武汉最后一批定点收治医院之一,越到后面越困难,医疗队将继续给患者提供全方位医疗救治。只要坚守一天,就要把工作做好。”面对挑战,继续留守武汉的中山一院医疗队队长朱庆棠说。
迎难而上的底气,来自于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协和西院的这些日夜,中山一院医疗队探索总结出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的管理模式。
在病区内,医生、护士每4小时换班,中山一院医疗队想方设法医护患一对一,分清责任,衔接管理,建立良好沟通,避免影响对病人的连续性管理。为了更好救治患者,医疗队落实医疗主任、组长、管床医生,以及病区护长、护理组长、护士三级管理体系。每名患者还根据其基础病以及营养、感染等诊疗需求安排了相应的主诊专科医生负责到底。
同时,中山一院医疗队还引入康复治疗前移的理念。“不仅让病人早救治,也要让患者实现早康复。”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说,医疗队牵头在协和西院推广早期肺康复和肢体康复的做法。
根据危重型、重型和重型恢复期患者的需求,他们针对性开展体位管理、震动排痰、呼吸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肢体运动锻炼等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肺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病区23床患者李叔每天都会进行康复操训练。在床上,他通过绷紧及转动脚踝训练腿部肌肉;坐在床边则通过控制呼吸节奏,提升肺部功能;而站立时,缓缓张开双臂,进行扩胸运动。
攻坚▶▷集中最优势力量救治患者
“来,我扶您站着,脚轻轻挪一下,这样感觉是否会好一点?”不久前,中央指导组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来到中山一院医疗队接管的病区查房,并与医护人员交流。邱海波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用药和治疗,让病人多下床活动。
当天与邱海波对接的是中山一院医疗队副队长罗益锋。他说,国家卫健委派驻救治专家到定点医院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把关,尤其是来到病区进行查房、与主管医生交流指导,对提升患者救治质量多了一份保障。
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攻坚,中山一院医疗队集思广益,积极争取到有创呼吸机、超声扫描仪、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设备,因地制宜在普通病区设立了具备ICU功能、可同时收治5名危重症患者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调集医疗队内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专职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工作,使医院ICU床位数扩充了25%。
“现在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进行个性化治疗,我们将集中最优势力量对患者进行救治。一切从病人出发,慎终如始继续全力做好救治工作。”朱庆棠说。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钟政宽
责编:邱日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