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早稻插秧好时节。仁化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并于昨日在扶溪镇的“鸭稻共作”示范田开始机插秧,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及打造“双区”的“米袋子”打下基础。
机耕机在扶溪镇鸭稻共作基地整地。
记者走进扶溪镇古夏村农田,一阵泥土香味扑面而来,农民们忙着把育秧工厂运来的一板板秧苗,从车上卸下来,整齐地铺在田边。两台插秧机“驾”着郁郁葱葱的秧苗,分别在田中来回穿梭,每过一处都会留下一株株插好的秧苗,不一会儿,农田上一片嫩绿(如图)。
“这些示范田不仅种植水稻,4月下旬还会放鸭子下田。”正在忙碌的农田负责人邓瑞庭告诉记者,他们运用华南农业大学的“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将鸭子圈养在稻田里,让鸭子与水稻“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再辅以太阳能杀虫灯、有机肥、统防统控等,从而实现稻米绿色、有机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每亩地效益要提高6-8倍,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据悉,扶溪大米已被省农业厅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扶溪镇是市级“一镇一业”大米专业镇、古夏村是“一村一品”大米专业村。今年该镇结合做强扶贫产业,依托仁化县子明优质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团队,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在扶溪镇古夏村、紫岭村、扶中村等建立了310亩“鸭稻共作”示范生产基地,带动全镇发展千亩鸭稻种植,参与贫困户约60户,有力推动了扶溪大米产业化经营及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今年扶溪镇扩大了早稻种植,总面积达5300多亩。
作者:特约记者 谭玉玲 通讯员 肖晓珍 叶庚兰 摄影报道
编辑:廖卓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