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广东北大门。 韶关日报记者 童铜韶 冯兆宇 摄
2月18日,2020年春运工作落下帷幕。
韶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春运期间特别是返工高峰期,大量车辆人员须经韶关进入广东。据统计,从1月25日至2月17日,仅京港澳高速粤北站入粤车辆就达到316921余辆次、人员704547余人次,其中元宵节当天该站入粤车辆超过24000台。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入粤通道全面开展联合防疫检查,全力阻断疫情输入,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韶关力量。
截至2月17日17时,全市联合防疫检查站共检查车辆119.19万辆次,其中来自重点疫情发生地车辆7037辆次;监测司乘人员体温278.48万人次,其中来自重点疫情发生地人员1.29万人次;已对全部健康异常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转送至医疗机构。
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春运虽然已经暂告一段落,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也绝对不会松懈。
事实上,从2月18日到22日,京港澳高速粤北站入粤车辆又增加了5万多辆次、人员40多万人次。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压实全市联合检查站工作责任,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出任何闪失,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广东“北大门”。
党建引领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市各级党组织迅速投入“战斗”。1月21日以来,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李红军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7次、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50多次,重点研究部署“外防输入”工作,并坚持每天率队深入一线,督促各地各单位全面落实好疫情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其中有20多次到联合防疫检查站检查指导和慰问。市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殷焕明坚持每天率队到疫情防控一线检查督导工作,并多次到联合防疫检查站检查指导和慰问。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也深入到联合防疫检查站,及时掌握情况,及时督促指导,确保工作实效。
为了强化防控力量,我市坚持市县领导分片驻守,并安排熟悉当地情况、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市领导,分别驻守省际道路最多的乐昌、仁化、南雄3个县(市),切实加强重要入粤关口的领导力量和统筹调配能力。各县(市、区)将本地防疫检查站点划分为若干片区,实行领导包干分片负责制,每个片区安排1-3名县领导负责。
防控已成为责任,我市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带头执勤。 全市共成立35个联合检查站临时党支部,抽调两批共90名市直单位处级干部分配到主要交通管制市际检查站,轮流担任每班次的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并从市县两级机关单位选拔2157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到交通一线检查点执勤,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执勤一线高高飘扬。
从2月15日夜间开始,受低温天气影响,韶关京珠北、乐广高速先后遭遇雨夹雪天气,粤北检查站的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各部门工作人员迎着风雨雷鸣、冒着严寒,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全力做好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广东“北大门”筑牢战“疫”中的铜墙铁壁。风雨中,身穿黄色反光服的公安民警挥舞着手臂,引导车辆进入不同的车道,身上的反光条来回闪耀,在黑暗中让人感到充满力量。
疫情当前,党组织堡垒坚不可摧;防控阻击,模范作用淋漓尽致!
因地制宜科学设置联检站点
“阿姨您怎么不戴口罩?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凶猛,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日前,记者来到京港澳高速韶关站,见到了市职业病防治院内科主任何集茂,此时的他,正为从高速下来的司乘人员测量体温,并提醒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要戴上口罩。
为了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切实保障我市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月25日起,我市在各高速出入口设立安全检查点,对进入韶关的车辆进行人员体温检查。
疫情发生后,我市按照属地管理和“全面覆盖、一个不漏”原则,第一时间全面梳理出全市国省道(含高速公路)及农村公路入省通道共47个,设置省际、市际、县际三个等级联合防疫检查站59个,并同步设置动物临时检查站,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和畜禽入境查验工作。
为筑牢省际边界防线,我市还认真排查梳理与湖南、江西连接的乡道、村道检查站点设置情况,加强人员进出管控和劝导,全力构筑“不跨省、不流动、不走亲”的省际边界疫情防控防线,坚决防止疫情通过各条道路输入我省。
同时,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设立检查站点,全市共设置铁路检查站7个、汽车客运站检查站15个,每个检疫点均配备交通执法人员、企业员工、专业防疫员,检测旅客体温,打好市内通道疫情防控阻击战。
因地制宜,精准科学设置关卡,有效确保广东“北大门”无虞,切实做到了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选优配强充实防疫检查力量
连日来,在粤北公安检查站,民警、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正忙着检查入粤车辆、测量司乘人员体温,虽然启用了多条检测通道,站前入粤方向车辆仍然排成了长龙,检疫检测紧张而有序。
这是我市防疫检查工作的一个缩影。
春节长假结束,返程高峰扑面而来,检查站一线人手严重不足。为此,我市积极组织全市公安、卫健、交通运输、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精干力量和机关党员干部、“红袖章”队员、民兵预备役人员、退役军人等,24小时全天候“三班倒”开展防疫检查工作。在始兴县,就有500多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坚守在高速路口以及镇、乡、村的道路出入口疫情防控第一线。
对车流量大的京港澳高速粤北、武深高速城口、南韶高速珠玑、翁源坝仔等4个省际检查站,实行每班次安排至少11人运转,其他检查站每班次至少5人运转,每个班次均设1名责任心强的公安民警担任带班班长,统筹安排车辆拦停、排查登记、健康监测和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措施,做到定人、定岗、定责。
由于我市大多数检查站设在高寒山区,工作环境艰苦,在春节返程车流高峰时期,有时一分钟就要检查60辆车,但驻守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民警孙良明患有中分化腺癌,去年底住院治疗期间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居家疗养半个月后便返回了工作岗位。疫情突袭,站领导考虑到他大病初愈抵抗力差,打算轮换到其他岗位,孙良明婉言谢绝了。
55岁的老民警王仁礼,1月29日晚在岗位上接到老父亲住院病危的电话通知,默默挂了电话后继续工作,直到下半夜车流回落后才向站领导报告“家事”。匆忙赶到医院守护数小时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回检查站。
危难时刻考验初心本色,战“疫”前线展现使命担当。这样一支强有力的防疫检查队伍,为韶关守好广东北大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落细落实筑牢阻击疫情防线
为全面有效应对疫情传播蔓延,我市多措并举,精细严查过境车辆和人员,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我市严格规范检疫查控劝返、检测、移交等各环节处置流程,所有防疫检查站均严格落实逢车必查制度和“逐车登记、逐人检查”措施,对所有来往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全面登记被检车辆的车牌号码、出发地、目的地、随车人员数量、驾驶人签名、手机号码等信息,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对没有异常的人员,发放《健康证明》,对监测发现有发热等疑似病症人员,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并转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排查,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通过路面LED情报板发布相关提示信息,在车辆进入检查站前,提醒司机提前打开车窗通风待检,安排警力在拥堵路段沿线驻点,最大限度疏导路面车流。
除了传统方式外,我市还积极借助科技手段,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利用“移动鹰眼”APP,快速识别是否来自疫情地区的车辆,第一时间获取各类关联信息,提高防疫检查效率。
一线优先全力以赴做好保障
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龙归出口处等多个检查点,搭建好的临时值守帐篷里,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各项配套检疫装备、应急物资等一应俱全,检查点还设置了临时隔离病房。
在仁化2条高速公路的4个出入口,该县配备了4套防“疫”板房建在各个执勤点,并设置简易床、微波炉、空调、取暖器等生活用品,保障值班人员安心工作。
随着复工返程潮到来,交通检疫站的工作任务愈加繁重,对于坚守在一线的检查人员,后勤保障不可或缺,对此,我市始终坚持一线优先,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筑牢后勤保障的坚实根基。
优先为一线检查人员配备口罩、手套、防护服、红外线体温探测枪、身份证检测仪等防护及查控装备,最大限度保障一线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截至2月17日,累计向全市交通卡口检查站分配了20530个口罩、864公斤消毒液、4905对医用手套、90升酒精、2633件雨衣、518支红外额温枪、375个手电筒、600件反光背心等应急物资。
为加强生活物资保障,我市针对粤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的实际,在每个联合防疫检查站搭建临时休息板房或安装移动集装箱,并提供应急灯、开水、方便面、取暖器、微波炉、棉被等生活保障物资,让各检查点能遮风挡雨、相对舒适宽敞,各检查人员能够安心、放心执勤。
除了物资保障,针对一线工作人员,我市还十分注重加强激励保障。在元宵节当天和2月15日寒潮天气到来之时,市委书记李红军和市长殷焕明就分别深入检查站,看望慰问冒着严寒坚守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并督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为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防护物资、防风防雨防寒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决心。宣传部门也及时总结宣传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组织部门坚持把疫情防控执勤一线作为考察掌握党员干部实际表现的重要平台。
上下一心,全力配合,一系列的保障,解决了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李方静 许张龙 通讯员 陈慧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