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回眸2019年,韶关各级各部门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为全省乡村振兴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创造了广东乡村振兴的韶关样板,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特色农业等乡村振兴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韶关样板”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韶关正围绕“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着力固强补弱、争先进位、增创品牌,力争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更上一层楼。
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如何为乡村振兴腾出更多发展空间,韶关拥有自己的“制胜法宝”。
拆除破旧泥砖房扮靓家园成为过去一年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是去年6月下旬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汛减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工作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
破旧泥砖房拆除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我市加强组织领导、系统谋划、高位推动、有效衔接,稳妥有序地提高了清拆效果。
我市把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抓手,以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为切入口,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召开5次全市现场推进会,推动村庄“三清一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蹄疾步稳推进破旧泥砖房“应拆尽拆”和拆后利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目前,韶关全市已拆除破旧泥砖房65.6万间、1612.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创建干净整洁村679个、美丽宜居村150个、特色精品村34个,翁源县、仁化县两条线路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灵潭村被评为“广东十大美丽乡村”,6个自然村被评为“广东特色名村”,始兴县马市镇红梨村等5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除此之外,我市在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方面更是捷报频传。
在开展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创建方面,仁化县瑶塘新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仁化瑶塘村等7个村入选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在发挥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带动作用方面,全市7个县(市)全面启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推进重点廊道沿线村庄整治,“四沿”创建已取得初步成效,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我市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市财政定额补助每个县(市、区)农村“厕所革命”资金500万元,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9%。
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瑶塘新村。韶关日报记者 刘嘉健 摄
浓墨重彩书写脱贫攻坚华章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对韶关而言,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努力践行着的责任和使命。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各行业扶贫部门和40个省直单位、东莞市及其市直各帮扶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把提高脱贫出列质量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聚焦分散贫困人口、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序完成了省关于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脱贫任务顺利完成,这是韶关交出的成绩单。
乳源一六镇特色产业扶贫显成效。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我市各地各部门紧紧抓住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出列这个重点,早谋划早落实。截至目前,全市3.22万户、8.2万人达到脱贫标准,27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具体待省考核再行认定),可以完成省要求的“95%以上的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90%以上的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的工作目标要求。
帮扶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持续加大成为韶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大亮点。去年,我市和东莞市全面提升贫困村引导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投入总额较去年增加754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投入精准扶贫资金(全域部分)26.76亿元,各地各级动员社会力量认捐资金达5493万元,实际到账5593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制度,压紧压实扶贫资金监管责任,强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截至目前,全市精准扶贫资金(全域部分)支出进度94.54%。其中,人均2万元扶贫资金支出进度99.95%。
特色产业扶贫全面推进。我市各地积极发展“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产增收。去年8-9月期间,我市共组织36家扶贫企业参加广东脱贫攻坚展、第一届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博览会,参展企业、产品数量和成交额位居全省前列。去年12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的官方微信报道了我市南雄创新“六个机制”开创产业扶贫扩容提质增效新局面的经验做法。
保障政策全面兑现更是让广大贫困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了贫困户教育补助发放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医疗救助率、就业培训率、就业帮扶率、无劳力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纳保率七个100%,全市728家公建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已全部实现医保即时结算。去年5月9日,省医疗保障局在我市召开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我市经验做法。
通过帮扶,我市278个贫困村逐步变得干净、整洁和漂亮,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
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韶关乡村大地蓬勃兴起,茁壮成长。这是韶关正在全面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
始兴县城南美青菜场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始兴县供图
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及时部署,全市各地迅速行动,有力推动了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还进一步健全了全市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了农业产业调结构、提品质、树品牌、拓链条。
韶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资源禀赋好、品种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发展空间大”四大特点,对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基础和优势。2019年新增42个农业类省名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创建“粤字号”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16个;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域全覆盖。
我市加大力度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全市2019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71个,扶持74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目前项目建设总体进度位居全省前列。以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韶关生态农业博览会等为平台,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丹霞贡柑农产品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市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42个,新增数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亮点,我市有8条乡村精品线路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除此之外,我市积极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全市遴选试点村76个,筹集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3420万元。深入实施“南粤粮安工程”,推进“智慧粮库”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同比增加5万多亩。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我市农业发展重点之一,去年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市级示范社8家,预计新增省级合作社示范社12家。我市加快构建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完成7个县域助农服务平台和66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建设,均完成今年任务数的140%。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超额完成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批复建设任务,进度走在全省前列。
接下来,我市将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实现省级田园综合体“零”突破,打响韶关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茶罐子”“花瓶子”。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我市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体系,全面推行村级“三个在先”决策运行机制,该做法荣获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十佳创新案例奖。
新丰县下埔村党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优化党组织设置。我市推动全市3个村党组织升格为党委、473个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转化提升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13个。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准实施“头雁”工程,全面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撤换“四不书记”94名,积极开展全员轮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26名、占36.6%,比2017年换届后增加51.6%。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一肩挑”比例提升到89.5%。落实村级班子“青苗”培养工程,共选拔2416名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安排储备人选参与实践锻炼平均达到3.2天。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专项治理成为我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的工作重点之一。去年,我市共发现扶贫领域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77条、立案查处7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人。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各行政村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已实现全覆盖。
我市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先进文化阵地建设,成立韶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全市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971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300多场。
我市全面推进“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市“红袖章”志愿者总人数已达60259名,最大限度动员群众协同参与平安建设。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全市共有1030个村、170个社区,共1200个村(社区)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相关链接
农业农村亮点纷呈
举全市之力打造乡村振兴“韶关样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农业增加值增长5%,居全省前列。
“国字号”成绩单亮眼
●乐昌市九峰镇(黄金奈李)和始兴县澄江镇暖田村(有机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仁化贡柑优势区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2019年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丹霞贡柑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获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证书
●乳源县成功创建成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翁源兰花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韶关生态农业博览会亮点纷呈,被列为全国70个最具特色乡村庆丰收活动之一
●始兴杨梅、新丰佛手瓜2个农产品上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品牌名单,上榜数量居广东榜首
●始兴县马市镇红梨村被评为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邱日欣 通讯员 韶农宣
编辑:刘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