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大湾区 粤北山城“承”势而上——韶关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广东不忘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出台资金、平台、对口帮扶等省级配套政策,形成“1+14+15”政策体系,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韶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闯过一道道难关、攻克一个个难题,正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奋力向新而行、向上攀登,积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贡献力量。

谆谆教导定向领航  提升产业载体承载能力

园区作为产业转移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是推动广东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关系到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广东按照“好中选优、重点突破、以园带市”的思路,集中资源做强一批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实现全省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特色产业成为壮大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立足政策、区位、资源、人才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韶关瞄准融入服务“双区”建设,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布局韶关等机遇,发挥莞韶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优势,精准明确发展定位,精心研究制定《韶关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以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翁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基础,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采取“一平台多片区”的形式,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2.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和承接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3大产业。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7年形成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和五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有序转移‘万亩千亿’主平台。”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韶关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主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韶关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工作专班,抽调9名精干人员脱产集中办公,各片区政府同步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工作组织领导。选定市属国有独资公司韶实集团作为主平台开发公司,采取“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管委会+平台公司”的模式进行管理运营,统筹推进主平台融资开发建设。  通过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化管理+实地督导”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工作机制,2024年一季度,主平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高于全市增速21.2个百分点,新签约项目13个。

定位明确招引有“数”  推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我们围绕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目标定位,结合现有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挥韶关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链招商,借助大湾区企业的优势,补足自身资源型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实现双赢。”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主平台专班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队、行业协会和各链条牵头部门作用,借助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场交流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研讨等大型招商活动契机,积极招引对接产业链优质企业。  

2023年以来,主平台围绕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条主动外出招引项目,已累计新签约项目116个,其中承接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项目62个,签约金额226.07亿元。成功引进腾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智能模具等一批投资超20亿元以上的“龙头”大项目,中国电信、中瀚云等大数据产业项目15个,吸引易事特、芯峰光电等59个上下游产业项目入驻韶关,总投资超2000亿元,推动大数据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激发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2022年,我们深圳厂房搬迁到韶关期间,莞韶指挥部和装备园管委会发扬‘店小二’精神,积极帮助我们解决从深圳到韶关生产办公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广东钜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和言告诉记者,大到用地用能,小到厂房工期、来韶员工子女读书,韶关的城市管理者服务细心周到,让企业员工可以一门心思地投入建设生产,为企业转移后上轨、上规提供极佳环境。  

“聚合全要素,形成大生态”是企业转移的土壤与动力,也是企业成功落地并得到接续发展的保障。主平台专班大力推进土地收储攻坚行动和闲置低效处置,积极做好用地报批,主平台2023年全年完成净地收储8232.34亩,实现“地等项目”的目标。2024年一季度完成土地出让8宗,供应面积约233.53亩,有效保障了中开岩棉制品、米之山模具制造等项目产业用地,土地供应跑出“加速度”。

此外,主平台专班还建立了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通过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等培育工作,2023年成功推动明阳、义同等15家企业建成上规。欧莱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协助连捷电子等16家企业获得2023年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奖补资金320万元,组织三浩铸锻、韶链科技等2家企业申报产业转移奖补资金848万元。2023年全年新增认定省级专精特新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  

韶关把自身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营造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也极大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黄和言称,今年,公司将努力实现产值翻番,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新增10个发明专利,争创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专精特新企业。积极融入韶关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韶关先进制造业的同行相互学习交流、与产业上下游企业紧密接触,乘韶关高质量发展东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