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家镇级强镇富村公司成为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南雄雄州街道上坪村发展赤松茸种植产业,不仅使村集体收入增加,更让村民增收。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始兴顿岗镇强镇富村公司通过直播带货,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当地,走向世界。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翁源及时将全省稀缺的、可连片未开发的5000亩三类工业用地从发展化工产业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创新原料药产业。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时下,在岭南名郡、粤北韶关的田野上,是青秧遍野、水田如镜的景致。机声轰鸣、作业有序的浈江产业园等地,是集聚成势的产业集群,腾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最重要的核心数据载体——总投资50亿元的腾讯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中心项目将落户于此……
作为广东的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直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因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改变韶关面貌的重大战略、头号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市县镇的指挥架构和工作专班,市县镇村四级书记一起抓,不断擦亮“破题之钥”,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县镇“强起来” 乡村“兴起来”
“南雄市、翁源县获得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武江区获得消薄类区优秀等次……”5月9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通报了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结果,并提出要加力提速实施好“百千万工程”这一牵动全局、惠及长远、根深叶茂的“头号工程”。
从开局起步到加力提速,在全省坚定有力的部署中,作为获得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的“中国兰花第一县”翁源,正持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抢抓新质生产力“风口”,打造“万亩千亿”融湾产业平台,努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位于南粤之北、翁水之源,坐拥京港澳、汕昆、武深、韶新“三纵一横”高速交通的翁源,近年来及时将全省稀缺的、可连片未开发的5000亩三类工业用地从发展化工产业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创新原料药产业,成功培育创新原料药产业园,为2023年韶关获评全省“原料药监管创新基地”赋能。目前,4家生物医药企业已入驻创新原料药产业园,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各地争先进位的背后,是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广东的基本省情、广东高质量发展最大短板的谋势与“落子”。韶关制定《“百千万工程”就是这么干工作任务清单》,在市县镇党政办公大楼上墙展示考评“红黑榜”,营造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
立足县域“主战场”,韶关2023年来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重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把镇域经济功能和联城带村功能作为重要支撑,引导县镇集中精力狠抓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充分激发县域镇域的发展活力。
在三江六岸,各县级以工业、制造业为重点,同时加快现代农业、文旅、林业、森林康养、商贸物流、房地产发展。2023年,县域新动工产业项目593个,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110%。
作为连县接村的镇(街),强服务、提品质、促引领的“镇”能量,也不断被激活。
日前入围“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的武江区西联镇,近年来围绕建设芙蓉商圈,抓好商业综合体、中高端酒店等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及落地建设,建立“一个项目、一名班子、一支队伍”的一站式服务机制,注重引进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及项目。2023年该镇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个,签约投资总金额15.1亿元,超亿元项目有6个。
“靠山吃山唱山歌”的粤北韶关,各镇(街)同样立足资源优势,用好25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5家镇级强镇富村公司,发展高附加值现代农业、林业、民宿、文旅康养、农贸市场、乡村振兴车间等,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2023年,镇(街)新增超500万元入库纳统产业项目502个、同比增长超2倍。
众星拱月,才能星月同辉。 在广东“百千万工程”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乡村,韶关1448个村(社区)围绕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发展高附加值家禽畜牧业,以及民宿、文旅康养产业,制定“一清单两图两表”,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牛蛙、食用菌、中草药、蓝莓、茶叶、葡萄、梅花猪、胡须鸡、五黑鸡等高附加值种养业。
2023年来,全市建成乡村振兴车间213间,累计吸纳农村人口就业16744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1118人、人均月增收2717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522.6万元。
走进“中国最美小城”始兴,马市镇高水村等地的区域特色品牌初具雏形。这里有杨梅现代产业园、600多亩莲藕种植基地以及300多亩菜稻轮作示范基地,落户于此的土大妈民丰山山林养殖基地,是国内最大的散养(非笼养)养殖项目,也是广东首个规模化散养蛋鸡场项目,一期饲养的6500只罗曼粉蛋鸡,产蛋率最高达96%,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粤北大地,广阔的乡村腹地正各施其计、各展所长。
2023年,随着韶关推进“1+10+60”全省首批典型县镇村建设,建设美丽圩镇、和美乡村,乡村振兴考核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次。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0万元、每村平均达56.14万元。
要素“活起来” 全员“动起来”
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
在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如何加强要素保障,做好土地文章,“耕新”生产力,是1.84万平方公里的粤北韶关,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韶关犁好土地“关键变量”,坚持问题导向谋划推进改革,在新争取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51项省级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土地关键要素创新改革。
“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中心镇——桂头镇,是乳桂经济走廊“十四五”规划发展战略中的东部支点,也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其境内有韶关丹霞机场、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乐广高速公路,未来计划新建桂头港口,形成水、陆、空、铁一体的交通区位优势。
这座巧借他山之石的小镇,与浙江两山实业集团签订战略协议,精心规划试点蓝图,构建“一村一规”“一地一图”“一街一景”“一园一色”等布局。
“鱼米之乡”“乳源粮仓”“稻花飘香”……品牌加身的背后,是桂头镇通过垦造水田、高标农田、“小田变大田”宜机化改造等措施,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和高效利用,通过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引入,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2024年新增了10个高附加值种植项目。
这里还持续上演着“闪转腾挪”,推动镇区扩容和产业发展的故事。村庄撤并、低效企业腾退、闲置建设用地整理、创新安置留用地开发,布局扩大中心镇区及产业园区……
为了让更多好“田景”变成好“钱景”,韶关2023年来成功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提三化”行动省级试点,推进“1+3+10”国家级、省级、市级试点工作;实施178个项目,完成投资30.38亿元,盘活腾挪建设用地4368亩,农用地整备13800亩,生态修复5910亩,带动了北大荒、东方文旅、深圳农科等龙头企业落地建设、运营投产,南雄红砂岭综合治理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
在乡间地头,金融“活水”、人才队伍等要素也在源源引进。
5月9日,在“广府原乡”南雄市,一场产融对接会在此启幕。10家银行机构与南雄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南雄实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不低于265亿的意向融资支持。
与此同时,一场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工作座谈会,每月一评比的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融资贷款进度;一个个南岭团队,一位位“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不断为韶关“百千万工程”加持赋能。
多方协同,全面突破。“百千万工程”量质齐飞,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际,各界社会力量得以广泛发动。
2023年来,韶关充分依托东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发动组团帮扶、人大政协、群团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群众等力量,落实省“双百行动”,谋深谋实共建项目,大力开展“万名乡贤帮千村”行动。
今年,韶关将把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作为重点,主动与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铁四局五公司等沟通对接,加强项目合作。
乘势而上,攻坚克难。
锚定全省日前出炉的《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韶关将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更大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韶关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