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逐渐显现,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和落后镇,因此,农村振兴战略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并着力推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综合统筹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促进农村振兴。本文根据我市在“百千万工程”中碰到的困难和瓶颈,探索提出镇村抱团发展新模式的建议,以更好地支持韶关市的农村发展事业,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建设。
加强对“百千万工程”的深入贯彻和本土化理解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是一种协同合作的过程,以确保政策更具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一个好的政策既需要政府设定发展方向、提供宏观规划,也需要及时倾听基层的声音和需求,充分考虑基层的意见和实际情况,通过不断调整以确保政策朝既定方向执行。
市、县、镇三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积极、全面地执行政策,确保政策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无缝传递和执行,又要根据韶关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确保各项政策在我市各县、各镇、各村层面的有效性。首先,各镇、村应该积极参与项目管理,结合政策的贯彻落实,大胆地提出政策建议,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农村地区常常涌现出各种创新和实践,市级层面应多通报成功案例,及时总结吸取经验,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
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 推进镇村一体化规划
市级层面,一是要围绕“百千万工程”的核心部署,统筹区域整体发展思路,整合优化资源,共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等基础设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避免资源浪费,更高效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二是要开展县域规划,明确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和优势产业,确保县(市、区)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三是要加强县域协调统筹,促进跨县(市、区)的项目合作,特别是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方面,协调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利用;四是加强县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定期的会议、研讨会等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和合作;五是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民间力量参与县域协调统筹,共同推动地方发展。
县级层面,一是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产业、人口等特点,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二是要加强管理和调整土地利用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三是要促进城乡文化传承和交流,强化城市和农村文化的互动,维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当前,我市要充分利用武江区和翁源县翁城镇、乐昌市坪石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补短板、强弱项行动,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镇级层面,一是要熟悉掌握自身的产业产能、可发展农业产业的资源,形成可利用资源资产清单,建立乡镇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积极寻找产业链上的合作乡镇,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要加强交流和资源共享,可以探索共同建立区域性的规划和发展战略,明确各乡镇之间的发展定位和协同发展道路,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三是要多收集、多听取强镇富村公司、乡村振兴车间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需求,不能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向市、县层级进行反映,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积极进行宣传和推广。
村级层面,村委干部一是要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形成高附加值农业产业链;二是要善于听取村民、合作组织的建议和需求,灵活采纳契合本地发展的途径发展经济;三是要以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和乡村振兴车间为抓手,不断挖掘村级经济,促进农村资源共享和协作发展。形成“镇级集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控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控股两种组建模式,继续探索“强镇富村公司+物业出租经营+闲置资源盘活+社会有偿服务+乡村文旅运营+现代农业发展+助农服务体系”等“1+N”的经营合作模式,培育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推广乡村振兴车间建设,不断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仓库厂棚、旧学校楼等闲置资源,建立乡村振兴车间,以计件或计时方式发放薪酬,实现群众就业、生产和顾家“三不误”,让镇、村经济活起来。
以实现产业互补和延伸为目标 发展特色产业合作
农村产业互补,是激发农村经济多元活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积极寻找与周边乡镇产业互补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协同,各乡镇不再单打独斗、孤立地发展各自的产业,不同地区、相邻乡镇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更合理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这对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曲江的沙田柚、南雄的茶叶、乐昌的北乡马蹄,这些农产品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优势,但通过合作和互补,它们能够形成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更多元的产品线,以及更高的品质标准。曲江区的沙田柚可以作为南雄市茶叶的伴侣,共同开发柚子茶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种类,又提高了市场吸引力。这种互补关系为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创造了更多的增值机会。
农村产业链的延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不同乡镇可以建立跨地区的农产品产业合作社,共同规划和发展农产品产业链。积极鼓励村民、村集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公司等多方参与者共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合作社,可以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新丰的佛手瓜既可以作为菜肴食用,又可以加工成酱菜、饮品、饭前小食、果脯等,新丰县周边的乡镇可以合作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共同加工、包装、销售。
特色产业合作社是推动产业互补、实现产业链延伸的有效工具之一。合作社成员可以共享生产设备、仓储设施、销售网络等资源,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有助于降低农村生产的风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市场推广,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方面,合作社能够发挥集体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还可以通过投资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优化整合旅游资源 共建旅游线路和景点
我市是全国旅游城市,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风景点都分散在各县(市、区),要科学规划和利用旅游行业的资源优势,为农村地区带来额外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为镇、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是要根据资源特点,对韶关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分类,明确不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确定主题线路,如丹霞山、大峡谷、红叶公园这类属于自然风光线,南华寺、云门寺、东华寺这类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线,蓝山源、丰源、经律论温泉这类属于游玩主题线路。通过调整不同的线路搭配,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是要成立韶关市旅游合作机构,由市一级搭建平台,各县、镇、村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参与,创建统一的农村旅游品牌,提高区域内农村旅游的整体知名度,共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共同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信息共享、规划旅游线路、探索项目策划。
三是要大胆尝试降低景区门票,鼓励景区开展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制作、拓展农村游等互动体验活动,增加景区周边游的范围和项目,增加游客的游玩时间长度、满意度和二次游玩度。
四是要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旅游资源整合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线路和服务。
以科学技术培训为核心 将劳动力投入“百千万工程”建设
目前,我市农村的劳动力依然是输出型,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农村人口减少,留在农村的青壮年更少,如何加强镇、村活力,破解劳动力困境,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本文建议,应当加强与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院、高新农业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镇村之间农业合作项目共享,加大区域农村创业孵化器投入,尝试性破除城乡户籍壁垒,为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农村,共推农村示范项目,确保农村队伍建设有活力。
一是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设立农村技术培训中心,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将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经营管理、创业管理领域知识,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和管理。
二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合作。鼓励镇村之间农业合作项目共享,不同镇村可以积极参与农业合作项目,形成区域性的协同发展。合作项目可以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开发等,共享资源和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加大区域农村创业孵化器投入。农村创业孵化器是培育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关键平台,为了加强镇村活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创业孵化器的搭建,为农村创业、资金启动、场地设施等提供支持,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创业,发掘本地的产业潜力。
四是大胆尝试打破城乡户籍限制。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有条件地放开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农村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改籍和迁移,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农村落户的机会,不仅有助于留住劳动力和吸引人才,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共推农村示范项目。充分利用我市现有比较成熟的农村示范项目,如长征红色路线,禅宗文化、绿色牛蛙、白毛毫针茶叶、廊田香米、阳光玫瑰葡萄等农村示范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示范区,建立示范基地,进一步挖掘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不断培育特色农产品。同时,鼓励向社会分享、提供农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吸引农民参与和社会资本投资,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我们相信,只要借助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每一个农村、每一个乡镇,都有着独特的机遇和潜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积极探索、坚定实施,我市农村地区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蓬勃发展。(文章见报有删改)
请输入验证码